今天是: |
姓 名: | 吳法憲 |
軍 銜: | 中將 |
出生年月: | 1915 |
入黨時間: | 1932 |
鄉 鎮: | 南坑鄉 |
最高職務: | 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
代表作品: | 《吳法憲回憶錄》《歲月艱難》 |
吳法憲將軍(1915-2004),男,漢族,1915年8月生,江西省興國縣南坑鄉人,該鄉1956年從永豐縣劃歸興國縣管轄,故他曾有籍貫永豐縣之說。原名吳臣清,曾用名吳文玉。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十二軍第一○五團政治處青年干事,紅二十二軍第六十四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六團政治處青年干事。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五次反“圍剿”和長征。長征中任紅一軍團第一師二團總支書記。到達陜北后,任紅一軍團二師二團政委??谷諔馉幤陂g先后擔任八路軍685國政委、新四軍第3師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先后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政治委員、解放軍第39軍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14兵團和第13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遼沈、平津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任解放軍空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空軍政治委員、空軍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等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中共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長征四渡赤水期間的突破烏江戰役中,吳法憲任紅一軍團一師二團總支書記,率領一個連晚上前往渡口偵察,發現敵人守渡口部隊正在睡覺,他當機立斷,把偵察改為進攻,一舉奪取渡口,殲敵一個營,并強渡烏江,直插貴陽,受到軍團部通令表彰?!巴钅鲜伦儭焙?,吳法憲率部從八路軍改編入新四軍,擔任新四軍第3師政治部主任,成為師長兼政委黃克誠的得力助手,指揮新四軍3師與日偽軍作戰五千多次。殲滅敵人六萬多人。全師壯大到七萬多人馬,成為新四軍7個主力師兵力最強大的部隊。解放戰爭中,吳法憲率領第二縱隊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二打四平等戰役中戰績顯赫,在遼沈戰役中分別擔任了攻打錦州、沈陽等戰役的主力,并首先攻入沈陽城。
吳法憲1960年回到家鄉興國探親,當時南坑還不通公路,村里的親人趕到縣城來迎接他,他從良村步行到南坑時,受到鄉親們熱情的歡迎,放鞭炮殺豬款待,挑著飯菜送他去永豐的深山里給他的父母掃墓。吳法憲離開興國回到北京后,特意給送了一輛解放牌汽車給南坑鄉,放在良村區政府,希望家鄉親人早日把公路修通,把汽車開回南坑去。
吳法憲雖然于1981年被5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有期徒刑17年,實際同年9月即獲保外就醫。安置在山東省濟南市,直到2004年10月去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