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目的
為了有效預防和正確、快速地處理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提高應對大面積停電處理效率,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全縣經濟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條例》《江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江西省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贛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贛州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等規定,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興國縣行政區域內大面積停電事件的應對工作,包括電網應對和處理因電力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事故和電力設施遭受嚴重破壞、重大自然災害、電力供應持續危機等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構成或可能構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威脅的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
本預案中大面積停電是指:由于自然災害、電力安全事故和外力破壞等原因造成興國電網、各鄉鎮供電營業區或城區大量減供電負荷,對社會安全、穩定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和威脅的停電事件。
四、事件分級
按照事件嚴重性和受影響程度,將興國縣大面積停電事件分為特別重大(興國電網減供負荷30%以上)、重大(興國電網減供負荷10%以上30%以下)、較大(興國電網減供負荷7%以上10%以下)和一般(興國電網減供負荷4%以上7%以下)四級。
五、組織體系
1.縣應急指揮機構。縣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總指揮由縣政府辦副主任、縣發改委主任、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縣供電分公司經理擔任。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委,辦公室主任由縣發改委分管領導擔任,副主任由縣應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長、縣供電分公司分管生產副經理擔任。
2.現場應急指揮機構。負責大面積停電事件應對的應急指揮機構根據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負責現場組織指揮工作。參與現場處置的有關單位和人員應服從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3.電力企業。電力企業(包括各級電網企業、發電企業等)要建立健全應急指揮機構,在政府組織指揮機構領導下開展大面積停電事件應對工作。
4.專家組。成立大面積停電事件的應急專家組,成員由電力、氣象、地質、水文等領域相關專家組成,對大面積停電事件應對工作提供技術咨詢和建議。
六、導致大面積停電事件的主要危險源
自然災害、設備故障、外力破壞、電網薄弱環節等。
七、預警分級
將預警由低到高依次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級。預計可能發生特別重大大面積停電事件時,發布紅色預警;預計可能發生重大大面積停電事件時,發布橙色預警;預計可能發生較大大面積停電事件時,發布黃色預警;預計可能發生一般大面積停電事件時,發布藍色預警。
八、響應分級
按照大面積停電事件的嚴重性和影響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I級、II級、III級、IV級四個等級,分別對應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大面積停電事件。初判發生特別重大大面積停電事件啟動I級響應,由縣停電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應對工作。必要時,接受市停電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組織和指揮。初判發生重大大面積停電事件啟運II級響應,由縣停電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應對工作。初判發生較大、一般大面積停電事件啟動III級、IV級響應,根據事件影響范圍,由事發地人民政府負責指揮應對工作。
九、保障措施
隊伍保障,裝備物資保障,通信、交通與運輸保障,技術保障,應急電源保障,資金保障等。